回文章列表
肌肉質量會在30歲後逐漸減少,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變成肌少症。所以呼籲長者一定要動,即便只是簡單的「舉舉手、抬抬腳」也可以增加肌力⭕️⭕️
肌少症會有什麼症狀❓❓❓
所謂的肌少症,是肌力下降合併肌肉質量減少。肌少症不只會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行動能力、生活品質,還會增加跌倒風險、認知障礙、失能及死亡率等。如果身邊的長者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有肌少症:
🔸行動吃力(從椅子起身變困難)
🔸走路遲緩
🔸毛巾擰不乾
🔸易跌倒
🔸體重減輕
如何預防肌少症⚠️⚠️⚠️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營養的補充搭配適當的運動訓練。營養的補充主要為蛋白質,若無慢性腎臟病者,每天建議攝取每公斤約1.2-1.5公克的蛋白質✅✅
另外建議長輩們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像是鮭魚、乳酪、蛋黃等,就是富含維他命D3的動物性食品,而至於大豆、菇類、五穀類等植物性食品,可以提供人體維他命D2。同時建議每天日曬10到15分鐘(避開中午時間),透過曬太陽約可獲得80-90%的維生素D哦☀️☀️☀️
運動也是預防肌少症的重要關鍵。如果家中長者不太願意動,可以從簡單的舉手、抬腳開始,再逐步增加運動強度,預防肌肉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