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章列表
「走路」對我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但仔細觀察路上的行人們,走路的方式可能不盡相同,速度快慢、雙手擺動及軀幹方向等,都能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態。以下歸納出9種走路方式及對應的健康隱憂,幫助及早找出問題根源,恢復健康🤗🤗
🔺身體左偏
當蒙眼行走時,感到的壓力越大,身體越會偏離目標,可能是右腦正在努力處理懷疑及恐懼😰
🔺腳尖走路
若成年人用腳尖走路,可能意味著阿基里斯腱太短,或是可能有腦性麻痺或肌肉萎縮等肌肉問題的徵兆❗️
🔺跛行
撇除意外傷害,平時若喜歡用一條腿行走,或是走路時腿似乎不時彎曲,可能會出現關節炎的症狀
🔺走得比以前慢
步行速度的變化可以作為是否有阿茲海默症的判斷方式之一🧐
🔺身體搖擺
若走路時需要前後搖擺保持身體平衡,可能有腦損傷的問題‼️
🔺身體整側一起移動
通常拉傷肌肉或下背部出現椎間盤突出時,散步時會轉動胸部及肩膀配合臀部,避免扭曲;快走時,手臂則會隨著腿一同搖擺🚶🏻♂️
🔺拖拖拉拉
通常60歲以上的男性若走路緩慢、腳步拖拉,可能有帕金森氏症,因為大腦難以將「移動」的訊息傳遞給腿部肌肉✔️✔️
🔺僵硬及不穩定的步伐
以僵硬及搖擺的步伐移動,腳掌內八,或是經常失去平衡,甚至走路時膝蓋可能會交叉,這些都是多發性硬化症常見的症狀😧
🔺沉重緩慢地走
患有憂鬱症會讓走路既沉重又緩慢,但這不是永久性的,隨著情緒狀況改善,步伐會變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