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百科

心肌炎

回文章列表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受到病毒、細菌、毒素等侵犯,或自身免疫反應引起,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甚至心臟的跳動受影響而使心輸出量減少,嚴重者導致心臟衰竭而死亡。部份心肌炎病例一開始症狀不明顯,在病發前常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疲倦乏力、臉色蒼白,若之後出現心悸、胸悶、胸痛等症狀應趕快就醫確認。若X光顯示心臟腫大合併肺血腫,心電圖呈現心律不整等,就有可能是心肌炎。
   引發心肌發炎的病菌包括細菌、病毒、螺旋體、立克次體、真菌、原蟲、蠕蟲等感染,臨床上病毒感染最常見。心肌炎大致可分為:
1、病毒性心肌炎:以腸病毒中的克沙奇病毒B6型、伊科病毒、腺病毒最常見,其他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水痘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也可能致病。
2、細菌性心肌炎:以白喉桿菌感染最常見,其他如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及傷寒桿菌等。
3、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心肌炎:此類常見於異常免疫反應性疾病,如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其中以風濕性心肌炎最常見。
4、寄生蟲性心肌炎:如原蟲、蠕蟲等感染。
   治療除了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荷外,常需要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協助治療,心肌炎若發生在嬰幼兒多為急性,甚至猛爆性發作而致命,於較大兒童或青少年發病則較緩慢,剛開始可能無明顯症狀,心肌炎約九成患者會自行痊癒,有一成會變重症,需依賴體外循環機(葉克膜)或緊急換心,才能延續生命。痊癒患者需長期追蹤
   預防: 
1、預防呼吸道和腸道感染,秋冬可施打流感疫苗。
2、感冒要多喝水,多休息,暫停勞累工作及過度消耗體力的活動。
3、感冒要注意後續症狀,如出現心悸、氣喘、胸痛等症狀要儘快就醫。
4、流行感冒期間,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更應注意個人衛生。
5、提升免疫力,選擇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
   治療除了臥床休息減輕心臟負荷外,常需要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協助治療,心肌炎若發生在嬰幼兒多為急性,甚至猛爆性發作而致命,於較大兒童或青少年發病則較緩慢,剛開始可能無明顯症狀,心肌炎約九成患者會自行痊癒,有一成會變重症,需依賴體外循環機(葉克膜)或緊急換心,才能延續生命,痊癒後的患者仍需長期做追蹤。

                                             2016/11/27林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