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章列表
中年後肌肉會不斷流失,當心罹患肌少症,增加跌倒、臥床的風險。平時應該多補充蛋白質,並且規律運動,建議可以多做阻力訓練,像是重訓、深蹲、啞鈴等,增加肌力💪🏻
台灣65歲以上罹患肌少症的比例為7~10%,但肌肉流失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而是從中年開始漸漸發生。
過了30歲以後,每十年約流失5%的肌肉量,超過60歲則流失更快,包括腰部、背部、臀部、大腿等處肌肉,都會漸漸流失〽️
肌少症的原因
🔹受荷爾蒙分泌影響
🔹身體的活動量下降
🔹營養素攝取不足
🔺隨著年齡增長,以上都會造成肌肉流失、肌力下降
肌少症的後果
🔹跌倒
🔹骨折
🔹住院
🔹死亡
🔺肌少症患者的以上風險都會大幅提升
事實上,運動、飲食就是預防肌少症的兩大關鍵,從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哦☑️☑️
2招預防肌少症
🔹運動
▪️頻率:建議每週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
▪️類型:
(1)阻力運動:舉啞鈴或裝水的寶特瓶,由輕而重漸進訓練,也可以使用彈力帶訓練手腳肌力。
(2)深蹲:雙腳張開、膝蓋微彎但不超過腳趾,將背挺直、屁股向後蹲,雙手上舉,維持幾秒感覺痠痛,可增強背部、臀部的肌肉。
(3)有氧運動:快走、慢跑、跳舞等💃🏻🏃🏻➡️
(4)柔軟運動: 拉筋需維持在30秒左右,才不會因過久而受傷🤗
🔹飲食
▪️ 平時就該補充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肉、蛋類,尤其是運動後1小時內立即補充,效果最好,建議可以喝牛奶、豆漿或吃雞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