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章列表
一、原理
超慢跑(Slow Jogging)是一種由日本運動生理學專家田中宏暁教授提出的運動方式。
它的核心理念是:比走路快一點,但比一般慢跑慢很多的「微笑速度」。
• 速度:約 4–6 km/h(接近快走,但採跑步姿勢)
• 動作:保持輕鬆、不喘、不費力,讓身體能夠持續運動。
• 原理:透過低強度、長時間的持續運動,啟動「有氧代謝」,燃燒脂肪並維持心肺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方式
1. 步伐:腳掌輕輕落地,重心放在腳的前半部,避免腳跟大力著地。
2. 姿勢:背部挺直、眼睛平視,保持自然。
3. 速度:以「能輕鬆講話、臉上帶微笑」的步伐為主。
4. 時間:建議初學者一次 10–15 分鐘,每週 3–5 次,逐漸累積到 30 分鐘以上。
5. 場地:平坦的地面最佳,也可在公園或跑步機上進行。
6. 鞋子:選擇輕量、避震性好的運動鞋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效果
• 健康促進:提升心肺耐力,降低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風險。
• 體重控制:低強度長時間有氧運動,有助於消耗脂肪。
• 關節友善:步伐輕盈、衝擊力小,比傳統慢跑更適合初學者與中高齡者。
• 心理效益:因強度不高,容易產生成就感,並釋放壓力、改善心情。
• 持續性高:不容易喘或累,更容易形成長期習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提醒:
• 剛開始不必追求速度或距離,重點是「輕鬆持續」。
• 若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史,建議先與醫師討論再開始。
• 可以從「走 3 分鐘 + 超慢跑 2 分鐘」交替開始,再逐步增加超慢跑比例。
👉 超慢跑的精神就是:「跑得像在走、笑著去跑」。
它不僅適合日常保健,也能作為門診衛教時,推薦給病人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運動方式。